我区1镇5村成功入选名镇名村工作有序推进
记者从区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第二批广东名镇名村名单于近日公布,广州市3镇41村成功入选,其中,我区1镇5村获得名镇名村称号。
我区入选第二批广东名镇名村的镇村分别是良口镇,西和村、平岗村、三百洞村、溪头村、中塘村。该1镇5村在2013年被我区选取为创建点,并于2014年完成广州市的检查验收工作。今年我区选取了黄茅村、帝田村等10条村作为名镇名村创建点,目前各名村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10条名村建设有序推进
从化共有218条行政村,自然生态资源优越,乡风淳朴文明。按照广东省和广州市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名镇名村,以样板示范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工作部署,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全力推进名镇名村创建工作。
区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镇(村)一规、一镇(村)一方案、一镇(村)一策”的工作思路,我区以“扶贫开发”为抓手,结合打造“美丽乡村”的契机,以“村容村貌整洁、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内容,利用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名镇名村,并以点带面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线路,以此改善村镇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2012年以来,我区选取了良口镇及城郊街西和村等1镇22村作为从化名镇名村创建点。今年,我区选取了黄茅村、帝田村、连塘村、银林村、凤院村、城康村、宣星村、南平村、下溪村、莲麻村等10条村作为创建点,目前各名村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区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创建名镇名村过程中,我区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负责发动村民、资金筹集和管理、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等,并多次召开村民会议,让农民参与决策、参与建设、参与监督,激发了农民的“主人翁”活力。这一举措在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多个项目涉及建设用地时,村民都无偿提供了施工走廊,使名镇名村建设得以顺利推进;不少村民还自发利用自家小院发展餐馆以及小旅馆,分享名镇名村建设成果。
同时,我区创新竞争机制,对项目和资金实行“竞争性分配”办法。即采取资料审核、实地考察、公开演讲、专家评分等多种方式择优分配,并组织发改、规划、国土、农业、旅游等评审部门召开竞争选点评比会议,深入对各备选村自然资源优势、村两委组织能力、村民热情和创建决心等方面进行综合审议,有效提高创建村的积极性。
据悉,我区重点围绕“一河两线一园”(流溪河、105国道、355省道、万花园)创建名镇名村,并通过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以名镇名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示范片,逐步形成了一条名镇名村旅游线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还结合我区独特的“洞文化”和不同的乡村主题,挑选一些生态条件优越和已有较为成熟生态景区景点为支撑的主要路口,打造锦洞、罗洞、桃源洞、碧水洞、黄龙洞、联溪洞等6个亮点建设项目(牌坊)。
加强督办力度 优化机制体制
区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名镇名村创建中,将进一步加强督办力度。一是督办业主单位于12月前完成2013、2014年项目的结算工作。二是积极协调,加快推进今年10条名村建设项目的财评、招投标办理等工作,确保项目在9月前基本完成招投标进入施工阶段。同时,强化以点带面,通过整合资源、逐年累计投入资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区东、西、南、北及中部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型、山水田园型、古村落型等七大乡村群(万花园乡村群、锦洞片区乡村群、南平片区乡村群、莲麻片区乡村群、联溪〈五指山〉片区乡村群、连塘片区乡村群、潭口片区乡村群)。
区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创建名镇名村还要优化机制体制。要明确镇(街)责任主体地位;强化村“两委”建设;尊重村民意愿;推广“以奖代拨”方式,调动乡村的创建积极性,全力推进名镇名村创建工作。 (记者万文婷 通讯员区城乡建设局宣)